本学期的数学期中考试是过程性考核,为体现考核方式的灵活性,教研组决定给学生出一道简述题🦸。第一个题目是简述本学期你对数学课的心得体会以及收获📢。第二个题目是简述你知道的数学家的故事或有关数学的趣事🧑🏻⚕️。选择其一完成👈🏼,字数200±50字,文体不限,诗歌不少于4行🤜🏽👸。题目一出,学生惊呼声一片💖:怎么数学还有小作文?怎么数学还有心得体会👩🏼🚒?题都不会做⛩,谁知道数学家的故事🔊?
学生对数学的印象一个字——难🏞,对数学学习方法的印象一个词——题海,对数学卷的印象一个式子——标准答案+对错🛢,这些印象都已经根深蒂固👮🏽♂️。其实,在数学课的讲授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数学史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深入理解数学,从而可总结出最优解的解题思路👽。在新课导入时,还可以增加一些动手环节,与学生更多的互动既能增进师生感情又能增加课堂默契度,并且有助于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大多数学习数学较好的学生会觉得数学索然无味❇️🍾,只为了考试而学好数学。为了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就要求教师具备更广阔的知识面🤽🏼♂️,更开阔的视野👩🏼🦰,更多元的兴趣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要求的学生的需求💂🏽♀️。
在我们现行的教材的编写中✬,已经体现了对数学史的渗透。在以前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经常忽略该部分的讲授🕺🏿,只注重知识的传输🏌🏻♀️,往往让学生自己课后自行阅读,或者在课堂上给学生5—10分钟时间阅读,然后跳到下一节内容。但大部分的学生自觉性都不高,课后不看,课堂东张西望,又或觉得教材中该部分内容不考并且无趣👮♂️🧑✈️。本学期开始🏋🏻,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我尝试地讲了一些与课程内容有关的数学家的趣事👋🏿,或者玩一些数学游戏🧇,发现学生对数学史和数学游戏有较浓厚的兴趣🥷🏽。原本临近走神的学生能立刻提起精神,在讲述结束后,快速点题或重申主题,让学生即时记忆🛠,理解本节课的知识👨💻;原本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学生也可放松一下,活跃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对老师课堂的喜爱程度,进一步增进师生感情。
阅卷的时候发现学生“小作文”的内容大致分了两种情况。选择心得体会的学生普遍认为平时的数学故事和数学游戏应该推广,要求以后的活动可以多开展一些。选择讲述数学家故事或数学趣事的学生仅有少数学生讲述的是自己知道的数学游戏,大部分学生都是总结了课本原有的数学家的生平,甚至抄录了原文。不难发现学生对数学史和数学游戏既喜欢又陌生🌀,所以在以后教学中我会坚持对数学史以及数学游戏的推广和实施🤖,让学生真正对这门既难学又枯燥的课程感兴趣。